“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這句諺語是農業大縣息縣的真實寫照。息縣的小麥播種,以弱筋小麥種植最為廣泛,這也是息縣的農業主導產業。近日,從息縣農業農村局獲悉,當地弱筋小麥種植面積達100萬畝,年產量40萬噸左右;其中,有十多萬畝弱筋(有機)小麥作為釀酒原料供給高端白酒制造企業,化作酒香,飄向全國。
酸辣粉產業,則是近兩年息縣又一出圈名片。“雙基地 雙小鎮”(即中國紅薯研發基地和紅薯小鎮、中國酸辣粉創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鎮)建設如火如荼,U型廠房投產在即;以豫道農業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的產品,走向國人餐桌。
當下,息縣弱筋小麥、優質紅薯等特色農產品正煥發新機,構建出當地富民產業體系。
10萬畝小麥供給白酒企業息縣弱筋小麥全國出圈。息縣宏升糧食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宏升糧食)是一家集土地流轉、糧食種植、收購加工、主食生產、倉儲物流為一體的“三鏈同構”企業,也是息縣弱筋小麥產業鏈龍頭企業的代表。夏收時節,是宏升糧食一年中最繁忙時刻。其相關負責人楊軍介紹,依托于息縣弱筋小麥的種植優勢,截至目前,公司合作的酒企已達11家。包括宏升糧食在內,息縣用作釀酒原料的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規模已擴大到10多萬畝。弱筋小麥籽粒軟質,蛋白質含量低,面筋強度弱,延伸性較好,適于釀制醬香型白酒、制作餅干糕點等。顆粒歸倉后,這些麥粒將化作一抹抹酒香,飄往大江南北。“我們目前在息縣項店鎮的12個行政村中流轉土地共計6100多畝。”楊軍介紹,其中,項店鎮李樓村是核心基地,今年,這數千畝的土地上,有了新變化。
“前幾年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基地種植的都是‘揚麥13’‘揚麥15’等品種,今年,宏升糧食聯合信陽農科院等開發的‘信麥163’實現了規模化種植。”楊軍說,信麥163是近年來基地取得的重要科研創新成果之一,品種有抗病性好、高產等特性,并于今年開始實現規模化種植。預計今年信麥163試驗田平均畝產可達千斤,明年計劃在息縣及周邊區域推廣種植10萬畝以上。
優質紅薯變身酸辣粉“雙基地 雙小鎮”產業集群建設正當時。紅薯,是息縣又一特色產業。息縣優質紅薯種植面積8萬畝,其中5萬畝為綠色食品原材料(紅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在種植基礎上,紅薯產業近年來煥發新生:化身一桶酸辣粉,走向更多國人乃至全球消費者餐桌。
息縣酸辣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以河南豫道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道農業)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的帶動。豫道農業董事長趙豪介紹,豫道農業積極融入息縣“產業立縣、產業強縣”的發展戰略,企業自成立以來,創造了多個酸辣粉界的“第一”:酸辣粉界第一家紅薯全產業鏈企業、酸辣粉界第一家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酸辣粉界第一且唯一全國民族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等。
目前,豫道農業一天可生產酸辣粉140萬盒,擁有線上和線下兩種銷售渠道,其中線上電商運營中心在天貓、京東、抖音等各大電商平臺均開設有旗艦店鋪,創出單日突破10萬單的業績。“今年我們還拿到了統一集團的板面產品代工訂單,讓豫道農業在速食陣營有了更大影響力。”趙豪說道。
距離豫道農業不遠處,息縣正著力打造建設的“雙基地 雙小鎮”(即中國紅薯研發基地和紅薯小鎮、中國酸辣粉創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鎮)又有新進展。“U型車間建設基本完成,預計6月中下旬可實現投產。”趙豪介紹,待項目落成后,將對酸辣粉產業資源進行整合,淀粉、包材、調味料、設備制造等生產企業將入駐至酸辣粉小鎮。按照規劃,“雙基地 雙小鎮”努力成為全國最大的酸辣粉生產基地,力爭5年內實現年產值50億元、10年內打造出百億級產業集群。
重科創、重龍頭、補短板富民產業鏈條趨于完整。不難發現,在息縣,以弱筋小麥、優質紅薯等為代表的種植業是傳統優勢,如今這些產業早已走向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成為當地特色富民產業。其中,延長產業鏈、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升科技創新意識等做法,是富民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信麥163”今年在息縣迎來規模化種植和豐收,但宏升糧食的科研創新卻沒有止步。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牽頭組建中國酒用小麥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在息縣落地,宏升糧食是共創單位,合作院校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
據了解,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方面,息縣生產的弱筋小麥,部分由當地面粉加工企業收購加工成蛋糕粉、餅干粉等工業用粉或家庭用粉進行銷售,目前,全縣弱筋小麥農產品加工企業23個,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1家。“息縣坡”小麥粉、饅頭、掛面獲得中國綠色食品A級認證。
豫道農業從成立之初就堅持全產業鏈發展,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當地500畝脫毒薯苗育苗基地、30000畝紅薯種植基地、5個儲量600噸的紅薯保鮮庫和4個鮮薯條初加工工廠發展,為當地種植帶動、就業帶動等提供力量。在生產端,豫道農業也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和設備改造,提升生產設備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生產車間產能和品質。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息縣優質紅薯種植輻射東岳鎮、白土店鄉、包信鎮等14個鄉鎮(辦事處),帶動4萬農戶增收、0.86萬農民就業。
提規模,搶市場,這是息縣龍頭企業當下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但面臨的現實問題,也需要快速應對。以上述兩大產業為例,酸辣粉產業鏈條中的“淀粉加工”環節仍待加強。記者了解到,包括息縣在內的河南酸辣粉生產大縣,生產所需要的淀粉原料不少來自省外,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淀粉廠建設有待提上日程。弱筋小麥及其制品正在進行從田間到舌尖的轉型,息縣推出了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息縣坡”品牌,生產大米、掛面、燴面等,但品牌化建設上,仍待加強。
如何持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據了解,息縣弱筋小麥、紅薯等產業發展將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引領,開展種植、深加工等,延伸產業鏈條;支持龍頭企業建立大型企業集團或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扶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益共同體,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精深加工帶來的增值收益,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打造企業全國知名品牌,立足優勢,叫響“息縣坡”“東岳紅”等優質特色產業品牌。(郝昱瑋 李澤昌 胡譯丹 郝楠楠)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啟動
- 每日資訊:打造中馬經貿合作新亮點 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和愛奇藝共同成立中國—東盟文化家園
- 世界熱議:再次下跌超1%,貴州茅臺遭北向資金拋售,券商發聲力挺
- 國潮風吹進畢業季 漢服消費市場迎來新商機_每日聚焦
- 浙江試點政務服務虛擬窗口 29個事項實現“就近辦” 當前時訊
- 華泰證券:美聯儲后續降息路徑主要取決于后續通脹和就業數據 仍希望并可能在9-11月降息
- 寧夏固原百名學子坐上火車去研學
- ?西平縣應急管理局開展第二季度防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會|快消息
- 【環球速看料】“粽香情濃 同聚端午”—駐馬店市驛城區人民街道中山社區共駐共建共度端午節
- 全球微速訊:洛圖科技:彩色電子紙平板市場份額飆升,全品類彩色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