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機會在眼前,就看馬斯克能不能把握了。
只需66億美元,就能拯救43個國家和地區4200萬正在挨餓的人們,獲得為世人稱道歌頌的機會,或者被某個叢林深處的部落奉為神明。
這一切的起因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下稱:WFP)“點名”讓馬斯克捐錢。馬斯克以非常理性的語言回敬了WFP,預算可以報,告訴我怎么花。
作為看客的本文作者,對馬斯克的這一招太極拳非常佩服。馬斯克把事情的焦點模糊化,并將難題重新甩給刁難他的一方,即表明了自己并非不想捐款,又在暗中表達了對WFP的不信任。
但聰明人有時候也會拿老實人沒辦法。在馬斯克讓WFP給出資金使用清單后,WFP在昨天給出了回應。
“饑餓危機迫在眉睫,規模空前,但完全可以避免。馬斯克,你之前要求出具一份清晰的計劃和公開的手冊,我們準備好了!”WFP負責人比斯利說,“我們準備跟你和其他所有真心想要拯救生命的人聊一聊。”
“世界在燃燒”,比利斯補充道。
比利斯給這條推文加的配圖上站著四個因缺乏蛋白質而腹積水的孩子和一個無助的母親,如果能夠加上配樂,那一定是“如果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事關重大,語氣誠懇。馬斯克被比利斯真誠耿直的回復重新架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截至目前,馬斯克尚未對比利斯的計劃作出回應。如果馬斯克選擇捐贈,則皆大歡喜,受傷的只有特斯拉的股民,如果馬斯克拒絕,無可厚非,但也可能千夫所指。
這個世界的貧困和災難,不是單獨的某個人造成的,一個人的力量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群眾需要選擇一個人出來代替大家解決這些問題,或者去欺騙大家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這個人可能是馬斯克。
拉攏豪紳,繳稅捐錢
全球范圍內一定程度的饑荒,顯然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甚至哲學的綜合問題。但比利斯認為這是個簡單的數學題,66億美元到賬,聯合國去救人,世界繼續和平。
缺錢,就找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埃隆馬斯克。
“你去年造了50萬輛特斯拉,我們用將近200億的口糧養活了1.15多億人。你知道如何制作汽車,而我們知道如何養活人們,幾十年的經驗證明,計劃和行動到位。我期待向你展示我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也許你可以教我們怎么做的更好”,比利斯曾表示。
而在馬斯克出題后,比利斯給出了詳細的資金分配計劃:
35億美元用于糧食及其運輸,包括運送到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費用,外加倉儲和“最后一公里”運輸費(包括空運、陸運和水運等方式),還有卡車司機的費用,甚至要在受沖突影響的地區雇傭安保人員護送糧食,確保發放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20億美元用于發放現金和食品券(包含交易費用),主要用于市場依然起作用的地區。這類援助手段可以讓最需要的人去購買自己選擇的食品,并支持當地經濟發展。
7000萬美元將投入到某些具體國家或地區。根據43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內環境和運營風險,為其設計、擴大和管理行之有效的項目,以增加數百萬噸糧食以及現金和代金券的發放。這包括辦公室和衛星辦公室設施及其安保,以及對分發過程和結果的監測,確保援助能夠到達最需要的人手中。
4000萬美元用于全球和地區運營管理、行政和問責,包括協調全球供應線和航線;全球物流協調,如貨運承包;對全球饑餓問題的監控和分析;風險管理以及致力于監督問題的獨立審計師。
在比利斯公布計劃后,推特網友又替馬斯克提出新的質疑。畢竟,解決饑荒很難,但是在網上出主意不難。
一位推特網友表示“我認為馬斯克想要一個更詳細的計劃,顯示66億美元將如何終結這個世界的饑荒,而不僅僅是解決近幾年的饑荒”。
“這些照片太丟人了,你們造成了這些局面,停止在這些國家制造沖突,馬斯克投資農業,雇傭當地人經營這些農場,這些人不需要聯合國的糧食,這些人需要機會”,一位清醒的推特網友給馬斯克出了個看上去更合理的主意。
在這條評論的下面,推特網友又陷入長久的爭論。多數人認為,WFP的計劃治標不治本,而經營著多家公司的世界首富馬斯克,顯然是更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人。
即使比利斯的回復無法滿足輿論的要求,但或許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就是把馬斯克有責任和義務去解救勞苦大眾這個邏輯印在網友的腦子里。
馬斯克將如何回復比利斯,是直接拒絕,要求一份更詳細的計劃,或是自己給出一份新的計劃,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新冠肺炎流行以來身價暴漲的馬斯克,一時半會躲不過“破財消災”的局面。
這個目前看似無法調解的矛盾,也在延伸出新的矛盾。在昨天賣出最后一套持有的房產后,馬斯克所持有的資產幾乎都是公司股票。如果馬斯克要捐款66億美元,那他的選擇只有售賣特斯拉股票。
以特斯拉目前1054.73美元的股價計算,馬斯克需要售出62.6萬股特斯拉股票才能獲得66億美元現金。
這對本就在上周開啟拋售模式的馬斯克而言,不是個很大的數字。但馬斯克每一次拋售股票,都將對特斯拉及全球頭部新能源車企的股價造成影響。這意味著馬斯克自己和其他投資人資產繼續蒸發。
這些對馬斯克都不足為懼。若馬斯克答應捐款,那么未來很有可能有更多的組織和機構向馬斯克求助,且選擇捐款,就意味著馬斯克默認了“首富要對世界上的貧困和災難負責”這個邏輯。
這可能意味著馬斯克將面對更多道德綁架。
馬斯克能拿諾貝爾和平獎嗎?
當然,捐款本身不是壞事。如果馬斯克選擇捐款,并且WFP真的有能力解決4200萬人的饑荒問題,那么他會獲得更高的威望,以除資本家外的另一種身份被載入史冊。
從慈善領域的貢獻來看,馬斯克比不上比爾蓋茨、巴菲特等前世界首富。這也曾給他帶來“摳門”等質疑的聲音。
幾個月前,福布斯公布了美國富豪榜的捐贈數據,400位富豪中,捐贈資產凈值20%以上的富豪從去年10人減少到8人,而捐贈資產凈值不到1%的富豪從127人增加到156人,馬斯克位列其中。巴菲特捐贈了440億美元,穩居第一名,捐贈比例達到了36%,比爾蓋茨和前妻共捐贈了650億美元,比例超10%。
捐款這件事,馬斯克不是沒想過。年初馬斯克第一次登頂首富位置后,公開表示,“歡迎大家給我建議能夠真正推動改變的捐贈方式”。
而WFP給出的計劃,或許不是馬斯克所言的“真正推動改變”的捐贈方式。如果解決了4200萬人吃飯問題的馬斯克,足以為人稱道。
俗語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拯救4200萬人的生命是多少級浮屠?我們可以用一個更具體的指標來計算馬斯克有可能做出的貢獻,那就是諾貝爾和平獎。
2020年,挪威議會議員克里斯蒂安致信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唐納德·特朗普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理由是特朗普參與斡旋以色列與阿聯酋關系正常化。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為瑪麗亞雷撒及德米特里姆拉托夫,理由是二者為維護民主與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言論自由所做的努力。
與促進解決兩個人口加起來不超過2000萬的國家的矛盾及促進言論自由相比,直接拯救4200萬條人命顯然是更大的貢獻。所以,提名馬斯克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并不過分。
但這一切仍要看馬斯克自己如何抉擇。畢竟致力于移民火星也足以讓馬斯克擁有足夠的聲望。而馬斯克能為這個世界做出的貢獻,不僅僅是捐錢。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