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險產品正在經歷重大調整。5月1日起,一大批短期健康險產品停售,新款產品也將陸續面世。短期健康險市場的這一變動,直接原因是監管部門出手規范市場亂象。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產品停售,保險公司能否妥善處理?停售折射出了哪些問題?未來健康險市場如何更健康發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大批短期健康險產品停售
短期健康險,這一名詞聽起來稍顯陌生。但若提起“百萬醫療險”“惠民保”等“網紅”產品,想必許多消費者耳熟能詳。
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個人銷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除“百萬醫療險”之外,短期健康險還包括一年期重疾險、特藥險等產品。
近期大量短期健康險產品停售,源自對短期健康險違規續保的嚴厲監管。
2021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嚴禁保險公司通過異化產品設計,“短險長做”誤導消費者。明確短期健康保險不得保證續保,不得使用“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易與長期健康保險混淆的詞句。此外,銀保監會表示,通知印發前保險公司已經審批或備案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應于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銷售。
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發布短期健康險產品停售公告。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已有400多款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健康險產品停售。在停售的最后期限即將到來之時,監管部門再次強調續保表述有關事項。
記者從業內獲悉,4月22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于短期健康險續保表述備案事項的通知》,對續保條款的具體表述做出明確規定。比如,條款中不得包含“續保時我們將以您首次投保時的身體狀況和健康告知進行核保”或“續保時我們不再對您的身體狀況進行審核”等類似表述。同時,要求各公司及時對已備案產品條款進行調整,并制定方案在已售保單保險期間屆滿后以表述規范的產品予以替換,對于主動停售的產品嚴禁假借監管規定為由對消費者進行虛假宣傳。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寧威認為,監管部門出臺的規定是非常科學的。目前,開展短期健康險業務的,除了人身險公司,還有財產保險公司,而在現有的法律環境下,財產保險公司只能開展短期的健康險業務。如果短期健康險可以自動續保和承諾續保,其實相當于做成了長期的健康險,這和保險法是相沖突的。從監管角度看,出臺規定旨在讓保險公司合法經營,維護市場的合法秩序。
停售引發的風波
如此大規模的短期健康險產品停售,保險公司能否從容應對并保護好消費者利益?記者詢問的數家保險公司均表示影響不大,正在平穩過渡。不過,也有一些“百萬醫療險”產品在銷售時打著“保證續保”“續保至99歲”等旗號,所以很多保險銷售人員和客戶難以接受產品下架停售。
近期,一段保險銷售代理人向所在保險公司“討說法”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起因是該保險公司此前熱銷的一款短期健康險產品停售。視頻中,一位代理人表示,此前公司內部培訓時宣傳的是該產品承諾續保,故保險代理人按照公司的培訓話術向客戶推銷。而現在公司突然停售該產品并要求客戶轉保其他產品,違背了當初的承諾,損害了客戶權益,客戶也在找代理人討說法。
在寧威看來,短期健康險產品設計上本身就存在期限短的問題。既然期限短,就會出現無法續保等問題,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這一產品之前,就應該知道產品的缺點和優點在哪里,能否滿足自身需求。短期健康險產品的優點是價格便宜,缺點是可能續保困難。那么,普通消費者如何獲取這些信息?這要靠保險營銷人員說明,或者是通過保險行業的宣傳等,讓消費者了解具體情況。如果存在銷售誤導,故意隱藏這些缺點,曝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短期健康險能否續保,是消費者很關注的,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引發矛盾。”保險法專家沙銀華表示,目前保險條款里有兩種不同的寫法,一是“承諾續保”,二是“保證續保”,兩者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保證續保”是不管發生什么都可以續保。而一些保險公司的產品條款提到的是“承諾續保”,意思是只承諾保險合同滿期后的健康體可以續保,帶病體則不續。但是消費者往往看不懂這些,以為都是保險公司做出的續保承諾,續保時不論身體狀況如何,保險公司都能續保。其實是保險公司在玩文字游戲。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這一風波的出現,責任在保險公司自身,更多是公司內部管理的問題。
從監管方面來看,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出手規范短期健康險業務是正確的。不過,如何做好過渡銜接,讓消費者接受,非常重要。比如,監管規定可以更人性化一點,通過“新老劃斷”減少矛盾。利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規則,對于已經購買老產品的客戶,讓保險公司繼續履行此前承諾,客戶可以繼續享受續保。對于監管規定生效后新投保的客戶,則依循新產品的條款或按監管規定修改后的產品條款。這有利于保護保險公司已有的客戶和保險行業聲譽。
某壽險公司精算師告訴記者,“百萬醫療險”等短期醫療險產品很有市場,老百姓還是歡迎的,不能因噎廢食。監管部門要獎罰分明,保護好的創新,而對于群體性銷售誤導行為,應加大懲罰力度。此外,建議監管部門加強對具體經營行為的檢查和處罰,對保險公司內部分層級追責,出現問題以后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看是哪一層出了問題。
成長中的煩惱
近年來,消費者尋求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斷增加,保險公司也積極進軍健康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達8173億元,同比增長15.67%,增速明顯高于其他人身險種,遠高于同期壽險5.4%的增速。
“從保險公司風險控制角度來看,與長期健康險相比,短期健康險風險更低、更可控,盈利空間更大,”沙銀華認為,被保險人投保時是健康體,一年之內出險的概率很低,但是保費則是按照普通大眾的風險率預測精算而成,加上第二年只要非健康體就可排除在外,被保群體始終是健康體為主,出險的概率大大低于長期險的預測風險率。如此,短期健康險盈利空間相對長期險較為寬裕。因此,保險公司都愿意開展這項業務,短期健康險市場產品繁多,也相對混亂。
上述壽險公司精算師對記者表示,“百萬醫療險”“惠民保”這類“網紅”產品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保險行業,也解決了很多問題。這類產品出現的時間并不長,最近這幾年火起來,現在是在發展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對于免賠額的了解、對于理賠范圍的界定等。同時,更多消費者了解到保險的功能、效用和保障范圍,也了解到不是通過一張商業保單就能解決所有的醫療費用問題。
行業快速發展暴露出的問題,如上文提到的停售引發的風波,反映出保險行業仍存在銷售誤導頑疾,也說明一些保險公司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業務發展速度。
寧威認為,下一步保險行業應該自查有無銷售誤導情況,并積極干預。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保險銷售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環節都是可以追溯的,通過當時的錄音和截屏等證據,可以有效規范銷售環節。此外,當前保險銷售人員的培訓、職業認同感、職業認證仍不到位,缺乏一套合理的機制來衡量其從業能力,建議提高保險銷售等崗位人員的從業門檻和違規成本。
“相信經過市場規范以后,未來短期醫療險會有更好的發展。”上述精算師表示,從客戶的角度看,一方面,這類短期醫療險產品在現階段很有市場,保險公司會有動力來開發和設計,消費者不用擔心以后沒有合適的產品可買。另一方面,客戶對短期醫療險也有充分了解,對短期醫療險也要有合理預期,要合理配置保險產品。就這一點,保險公司和代理人都要跟消費者講清楚。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監管部門引導保險回歸保障功能,鼓勵發展長期保障型健康險產品。也有專家建議保險公司多多發力長期保障型產品。
沙銀華表示,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從出生到老年有一個拋物線的健康線性指標,越接近老年,出現疾病的風險越大。因此,面對這種特性,保險公司為客戶配置長期險。客戶在年輕健康的疾病低谷期繳費,為年邁時的疾病高峰籌備,利用大數法則和風險預測規律設計保險產品。因此,健康險和重疾險往往作為長期壽險的附加險出現,很少有單獨售賣短期健康險的情況。
沙銀華建議壽險公司以提供長期保障型產品為主,由于目前財險公司根據保險法規定,只能經營短期健康險,建議此次修改保險法時突破這個規定,讓財險公司可以提供短期或中期的醫療險和重疾險產品,如中期產品可以設定在五年左右等。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新東方2000多億市值灰飛煙滅 新東方市值2022-06-13
- 今年養豬的都虧了怎么辦 養豬價錢多少開始2022-06-13
- 外星生命對人類的意義 人類什么時候能發現2022-06-13
- 詐騙案立案半個月沒消息 詐騙案一年多了也2022-06-13
- 同行惡意舉報至工商局 老板跑路了工商局2022-06-13
- 星巴克可以不消費嗎 星巴克不消費可以進去2022-06-13
- 羅永浩供應鏈公司 羅永浩公司發生了什么 2022-06-13
- 為什么中國男排贏了也沒人夸 中國男排大名2022-06-13
- 喉嚨有痰咳不出咽不下 咽喉有異物感是怎么2022-06-13
- 用了MLAY美呀智能冰膚脫毛儀之后,閨蜜竟變2022-06-13
- “化石獵人”發現歐洲最大掠食性恐龍 長2022-06-13
- 速看!“2022年全球市值總額百強”出爐!2022-06-13
- 你知道嗎?與伴侶同床共枕時,睡眠質量更好2022-06-13
-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吸煙?患骨質疏松癥和早2022-06-13
- 研究表明:吃太多營養的魚也可能是一件壞事2022-06-13
- 漢堡大學激光物理研究所觀察到連續時間晶體2022-06-13
- 80多萬字全靠手寫 99歲老人花30年編纂古籍2022-06-13
- 賢合莊經營糾紛!陳赫回應:始終保持創始人2022-06-13
- 知網開放個人查重:研究生論文3次免費 2022-06-13
- 中國抗腫瘤藥代表企業布局情況:依托優勢產2022-06-13
- 2021/22年全球大豆結存量將達到1.02億噸2022-06-13
-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線上渠道營業收入大幅增加2022-06-13
- 全球制藥設備行業專利市場價值:總價值6.912022-06-13
-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競爭狀態總結:行業潛在進2022-06-13
- 中國工業軟件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寶信2022-06-13
- 今日熱議:“百病皆生于氣”,經常疲倦、乏2022-06-13
- 每日短訊:多吃主食死得快?米飯其實是“最2022-06-13
- 今日熱聞!經常不吃早飯,可能會給身體帶來42022-06-13
- 每日快報!科學家發現中年患者食道癌和巴雷2022-06-13
- 熱門看點:科學家向超材料的實時、遠程和無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