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黃金”
4月24日下午,在輕上白樺樹汁電商旗艦店,一位女主播正在鏡頭前,邊向觀眾介紹,邊拿起旁邊的白樺樹汁飲下。短短幾分鐘過去,評論區不斷刷出下單成功的消息。
北京商報記者隨機打開一個輕上白樺樹汁的鏈接,封面上“羅永浩同款”十分醒目,介紹中顯示為“NFC白樺樹汁”,0能量、0脂肪,目前該款產品已售出800萬瓶。
白樺樹汁因其稀有屬性被譽為“液體黃金”,又因其來源于原始森林又被稱作“天然森林飲料”。根據輕上描述,白樺樹汁均產自無污染白樺林區,按照三年輪采的要求,白樺樹直徑在20公分以上方可取汁。白樺樹汁的采集時間只有每年春季3月中旬到4月中旬,也就是說每年僅有10—15天人工采集期,而每棵樹每天只能采集1—1.5kg。采集過程中,由采集工人到白樺樹林中,在白樺樹表面開一個小孔,用無菌的導流管,將白樺樹汁液導入無菌的采集袋中,再運輸到工廠,通過瞬時殺菌后直接灌裝。
但僅僅如此還不至于讓消費者買單。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產品詳情頁,輕上列舉出“熬夜加班人疲累”“應酬碰杯難推辭”“身體自律控熱量”“商務接待顯品味”等多個場景,暗示白樺樹汁有“解酒”“解疲勞”等功效。在評論區,有消費者表示,“味道甘冽,有淡淡的木香”“口感清甜,喝起來特別健康,尤其適合吃火鍋的時候喝”。
資料顯示,白樺樹汁,又名樺樹液。依據2020年9月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的《黑龍江省樺樹液采集技術規程》(db23/t 2656-2020),樺樹液是指樺樹樹干或樹枝的傷口自然流出的汁液。
目前,市面上主流白樺樹汁品牌有輕上、林源春、泉陽泉等。作為眾多品牌中唯一的國企,泉陽泉打出“國企品質,放心可靠”的賣點,從原料采集到生產包裝都嚴格遵循環保原則,打造純植物基的白樺樹原汁。
營銷亂象
作為近兩年植物飲料行業最火的品類,白樺樹汁成功切入健康風口,成為中產階級的新寵。但由于市場處于培育初期,品牌野蠻生長,出現了很多過度營銷的亂象。
“白樺樹汁壓制住了巖漿的高溫”“上千度高溫下,一股神秘力量將杯子保護起來”“一個愛吃內臟的大哥,喝了一個月的白樺樹汁”……打開某社交軟件,搜索白樺樹汁,出現了各種關于其“神奇功效”的營銷宣傳,極具迷惑性。
在白樺樹汁評論區,有消費者表示質疑,“和1塊錢的水基本沒有區別,從此不在白樺樹汁上花錢”“喝著就是純凈水味”“成分表里只有碳水化合物,配料表卻是百分百白樺樹汁,這樣不矛盾嗎?”
事實上,品牌方只是利用了白樺樹既有的成分,但在產品中究竟這些成分占比達到多少,不得而知。根據輕上的描述,“白樺樹中含有17種氨基酸、17種無機鹽、15種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但在頁面下方的小字中,輕上又表示,“以上內容僅為白樺樹汁知識科普,不代表產品成分含量和功效宣傳”。
輕上是由廣東椰泰飲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椰泰集團”)2022年成立的新銳飲料品牌,專注于創造“輕生活飲料”。輕上最早只生產椰子水、奶制品、西梅汁等產品,直到去年10月才首次推出白樺樹汁飲料,今年3月又推出白樺樹無糖茶。
輕上白樺樹汁的增長十分迅猛。蟬媽媽數據顯示,“輕上白樺樹汁”近30日銷售額高達500萬—750萬元,直播占比達到97%以上。從2024年10月中旬上市至2025年2月,輕上白樺樹汁累計賣出2210萬瓶,登上天貓飲料金榜TOP、天貓植物飲料人氣榜和天貓植物飲料爆款榜。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白樺樹汁所謂的功能性,目前還沒有臨床的數據,或者科學的研判去支撐,很多都是資本炒作出來的產物。整體去看,植物飲料的健康性不容置疑,但是否像宣傳中有這么多的功效,目前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印證。所以,還是以智商稅居多”。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也表示,“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在產品宣傳中應以事實為基礎,避免夸大和誤導。當前一些飲品企業通過強化產品概念、突出稀缺性和特殊功效來吸引消費者,這在市場上并不少見,但長期來看,對品牌和行業的健康發展并無益處”。
標準缺位
目前,白樺樹汁沒有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只有地方政府對于樺樹液采集的管理辦法,這也導致市場上產品參差不齊,為行業發展埋下隱患。
今年3月13日,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樺樹液采集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其中規定了總則、采集規劃、技術要求、組織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在監督檢查方面提到,“國有經營單位負責組織專業隊伍施工,落實監督員現場跟班作業,監督指導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和實施方案實施采集行為,對樺樹液采集行為負主體責任。市縣級林草主管部門、重點林區森工(林業)集團、北大荒農墾集團負責監督指導所屬國有經營單位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進行采集,監督經營單位落實監督員現場跟班作業,加強采集行為管理,對所屬經營單位樺樹液采集行為負主要管理責任。各級林草主管部門對樺樹液采集行為負監管責任”。
對于白樺樹汁加工企業,目前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企業執行的標準不盡相同。大多數企業執行的是《植物飲料》(GB/T 31326-2014),也就是植物飲料的國家推薦性標準。由于白樺樹汁產品的開發集中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相關產品也參考黑龍江省的地方標準,如《黑龍江省樺樹液采集技術規程》(DB 23/T 2656-2020)。
此外,也有企業通過第三方公證為產品作證明。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白樺樹汁產業的企業之一,林源春是業內唯一有第三方公證的品牌,其宣稱“白樺樹汁產品在福建省廈門市云尚公證處監督之下,使用純白樺樹原汁生產罐裝;由復旦大學權威檢測,白樺樹汁含有豐富的酰胺類和甘露酯、黃酮苷等多種營養成分”。
賴陽認為,“行業標準的缺失,確實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消費者選擇的難度。建議企業回歸產品本身,注重品質提升和真實信息傳遞。同時,相關部門可以加快標準和規范的完善,為行業提供更清晰的發展邊界”。
作為小眾飲品,白樺樹汁目前還未誕生出頭部品牌,上市公司中僅泉陽泉布局了這一賽道,推出了100%白樺樹原汁產品。同時,行業得到資本的關注,公開信息顯示,林源春于2016年完成了A輪融資。
對于產品功效是否有科學依據,能否提供第三方機構檢測報告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椰泰集團、林源春等品牌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相關推薦
- (2025-04-30)爆火的白樺樹汁,養生水還是智商稅?
- (2025-04-30)2025特種食品產業大會將于6月6日在成都新津召開
- (2025-04-30)商務部:3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略有下降
- (2025-04-30)瀘州老窖:2024年營業收入311.96億元
- (2025-04-30)吉林專項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